悅榕集團張齊娥:年種兩千棵樹,環保是我們DNA

9-1

新加坡悅榕集團高級副總裁暨共同創辦人張齊娥,今天(12日)在「2016天下經濟論壇」的主題論壇「亞洲消費,生活是門好生意」中,分享悅榕集團如何從廢錫礦場,發展成為全球化渡假村集團,她說,「路,是人走出來的,是生活體驗所指出的一條路。」以下為演講摘要:

創業前,我是一個教書的人,在香港和新加坡教了16年的社會學。然後我嫁給一個新聞記者(悅榕集團另一位創辦人何光平)。我們又純又蠢,但非常有熱情。

我們都喜歡旅遊,在旅遊過程中,感受到旅遊是結合文化、社會、經濟非常重要、非常有力的平台,並在偶然與意外間,成了企業家。

1983年,在泰國普吉島,我們看著美麗的夕陽下山,衝動下就買了550畝的土地,買了才發現它是一處廢錫礦場,不適合發展。

但是,既然做了這個決定,我們就堅持做好,請專家把上層的土壤拿掉,再做土壤再生工程,把原來的廢錫礦脫胎換骨,建立了普吉島樂古浪度假村。

現在的悅榕集團在全球10個國家、50多個地區,有40間酒店和度假、70間SPA,和80間悅榕閣和3座高爾夫球場。

儘管品牌不同,但我們原則不變,也就是綠色計劃,對人文和歷史的關注,這是我們的基因和企業文化。例如,我們每年一定強制酒店種2000棵樹,至今已經種了50萬棵樹。

這是因為我們兩個創始人,都是1960年代的孩子,成長於建造中的國家,我們對環保有認知,成為我們的DNA。

成立悅榕閣也是類似的想法。我們扶持地方鄉村的工藝品,給他們市場的訊息,讓他們的製造更有特色。80多間的悅榕閣,就幫助了80多個鄉村與工藝。

與其讓鄉村的孩子到城市,不如讓他們留在鄉村,給他們生計,輔助他們上學。CSR(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我們的企業宗旨和文化。

VUCA的應對之道

經營事業的過程中,經歷過許多挑戰。從1997年泰銖貶值,到亞洲金融風暴、東南亞海嘯等,一路走來很辛苦,好像很多次都要崩解了。

現在,世界變得更快,是一個VUCA的時代(Volatile,多變;Uncertain,不確定;Complex,複雜;Ambiguous,模糊不清),但我也發展了自己VUCA的應對策略(Versatility,能屈能伸;Unwavering,堅持;Connectivity,連接資源;Attitude,態度)。

其中,態度很重要。儘管競爭愈來愈多,但只有是思惟與態度最核心——我們要看到半杯滿的水,不是半杯空;我們要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到彩虹,不是烏雲。

面對中國市場,我還是會打出文化牌

20年經營企業,因為對工作的熱忱,好像一下就過去了。

過程中,我發現,多讀書就有內心的依靠。同時,要不妥協、正直、透明地去做。

我在中國十多年,不抽煙、不喝酒、不唱卡拉OK,不送禮物、不吃大餐。

一開始就要表明自己的方向,要做其他事情的,不會是你的伙伴。

有人說喝一大瓶酒,可以拿到100萬的什麼,我覺得這沒完沒了。

除此之外,在中國,我還會先打出文化牌。對大部份都比我小的官員們說,先叫我「大姊」,接下來就好像如家族一樣比較好溝通;再來,作為女生也比較有優勢,我說不抽煙、不唱歌,他們也都尊重。

 

參考資料: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712/733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