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復市場前景可期 兩大行業痛點仍待破除

台中自助搬家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伴隨土壤修復行業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土壤治理需求有望加速釋放,土壤修復市場應運而生。與此同時,吸引瞭業內企業紛紛進駐佈局,但要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存在的技術和資金兩大痛點仍待破除。

土壤修復市場前景可期 兩大行業痛點仍待破除
  灰頭土臉、簸土揚沙、累土聚沙……盡管我們認為塵土很臟,它卻是孕育生命的基礎。與空氣、水資源相同,土壤在自然條件下可以自給自足。風、水侵蝕土壤緩慢進行,腐爛的動植物和基巖又能補充新的土壤,但這種生成與消蝕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最初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使得土壤直面風吹雨打,到瞭工業時代,土壤遭到更加嚴重的破壞。土壤污染末日若來臨,人類或將“食不果腹”,在僅有的耕地面積上為糧食而掙紮。但幸運的是,我們知道如何補救。
  另眼相待的土壤保護
  1931年,日本富士縣的“痛痛病”讓人心有餘悸,許多人因無法忍受痛苦而自殺。很多婦女患有全身疼痛的病癥,從起初的關節痛到呼吸痛苦、脊柱變形、飲食不進,就連咳嗽都能引起骨折。幾年後人們找到原因,由於區域河流上遊的煉鋅廠排放污染,重金屬超標的鎘進入人體富集下來,“痛痛病”才有瞭科學的解釋。
  近年來,土壤污染治理在國內獲得關註源於一次輿論風波。2015年,江蘇省靖江市侯河村養豬場“地下藏毒萬噸”被公開,雲南商人周建剛在網上實名舉報,養豬場老板唐滿華在十餘年間,接收農藥類企業的廢渣廢液,而唐滿華本人已經患癌去世。隱情曝光後,環保部於9月28日召開專題會並成立調查組,聯合江蘇省環保廳督辦此案。經權威機構檢測結果證實土壤被污染,土壤修復技術走進大傢的視線。
  “不同於大氣和水污染的直觀判斷,土壤污染的隱蔽性和滯後性更是防不勝防。土壤污染往往要通過土壤樣品分析、農作物檢測,甚至對人畜健康的影響研究才能確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在接受《經濟》雜志記者采訪時這樣解釋土壤污染的特殊性。常紀文強調,土壤污染的累積性與難可逆性,使得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更加艱巨。
  土壤一旦被污染,僅靠切斷污染源的方法很難恢復。在環境保護的大背景下,國傢相繼出臺相關政策,為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全方位戰略部署,譬如社會認知較高的“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
  2016年5月28日,國務院印發瞭《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根據土壤污染的特性,不同於其他環境污染治理,土壤防治以預防為主,不主張盲目地進行“大治理,大修復”。
  今年作為“土十條”的落地之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法律與治理研究室副主任吳平告訴《經濟》記者,“土十條”開展後,在收儲土地的污染責任和治理修復責任更加明確。吳平表示,過去我國出臺的土壤環境管理政策中多數帶有“開發驅動”的特點,開展土壤環境管理行動的節點是土地開發利用,而不是土地收儲或企業搬遷,導致一些污染場地被收儲後再開發,導致污染事故。今後,以政府為業主的修復項目將主要集中在無主污染場地和農用地塊,而土地儲備中心將逐漸退出修復項目業主的行列,更多場地的治理修復將由污染責任者組織開展。
  此外,現行的法律難以從根本上遏制土壤污染。盡管新環保法規定加強土壤保護,但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並沒有制定專門的法律,土壤環境檢測、監督執法、風險預警、應急體系建設也較為滯後,難以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具體的指導。
  吳平呼籲,無論是土壤污染的預防、治理、追責,或是群眾保護意識的提高,都有賴於健全的法律體系,依法防治土壤污染迫在眉睫。
  高門檻的廣闊市場
  伴隨土壤修復行業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土壤治理需求有望加速釋放,土壤修復市場應運而生。在《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公佈同時,一系列相關政策接連出臺,由此帶來瞭政府投入加碼、社會認知覺醒以及外部資本輸入等諸多積極因素,構成土壤修復行業黃金發展機遇的外部動力。
  我國幅員遼闊,土壤修復究竟帶來多大的市場空間?在環境保護部11月份的例行發佈會上,環保部規劃財務司負責人尤艷馨表示,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的環保專項資金規模預計將達到497億元,圍繞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以及農村環境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等。相關人士表示,鑒於行業剛剛起步,土壤修復產業規模未來可期。
  目前國內土壤修復行業還剛剛起步,實力較強的土壤修復企業分散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湖南等19個省市,其中以北京最為集中,多傢企業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的環境治理項目中嶄露頭角,不乏科研背景較強的企業和國企,近年來有向南拓展的趨勢。
  環境商會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高能時代環境修復有限公司總經理魏麗對《經濟》記者表示,“土十條”對市場活躍度起到推動作用。“它雖引起瞭公眾對土壤修復的關註,但土壤修復行業是一個新興市場。”
  “蛋糕”雖大,無從下手者亦有。魏麗強調,土壤污染成因復雜、具有不均勻性,空間變異性較大,需要多學科的融合和交叉研究。各區域之間的修復治理不能一概而論。“在業界我們的修復工作一般采用‘one by one’的形式,即使在地理位置差距不大的兩個地區,治理方式也不盡相同。”
  在土壤修復領域,始終保持新鮮感是行業默認的“潛規則”,這也就給修復技術定下瞭一個更高的門檻。常紀文表示,土壤修復行業起步較晚,大多數會參照歐美國傢的治理經驗,在研究層面進行實踐還需探索。“國傢政策應引導並鼓勵有治理技術完備、資金雄厚、綜合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培養一批有活力並且能持續生存的土壤污染治理的中小企業。”常紀文建議。
  土壤修復行業痛點待解
  根據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土壤污染修復產業產值尚不及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而在發達國傢,這一比重達30%以上。發展之初,國內土壤修復產業鏈前端的檢測單位極為分散,區域特征較明顯。
  我國雖起步較晚,但在政策推動上,新進入的“修復者”正成為行業的“新勢力”,土壤修復市場原有格局將逐漸被打破。
  永清環境科技產業集團副總裁、北京公司總經理馬銘鋒向《經濟》記者表示,土壤修復是環保產業中最具潛力的一個細分行業。2004年土壤修復行業刮來一陣風,卻不是發展的“春風”,市場空間非常小,大多數企業在等待中被淘汰。“那段時間應該算是黎明前的黑暗,熬出來才看到現在的曙光。”
  馬銘鋒介紹,2009年永清環保開始涉足環境修復業務。後來參與瞭湖南湘江株洲流域區域的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正式踏入土壤修復行業。2016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關註到瞭永清自主研發的耕地治理稻米降鎘技術,令他倍受鼓舞。
  “技術與人才是環保企業的關鍵,同時也離不開國傢政策與資金的支持。”馬銘鋒坦言,在技術方面,企業在2015年收購瞭美國土壤修復老牌公司IST,吸收瞭國外土壤修復技術,但資金還需要多方努力。
  吳平對這一說法表示贊同。他認為,土壤修復治理技術研發時間長,投資大,推動難度大,因此,探索經濟適用、簡便高效的治理技術與保障商業資本在治理過程中的盈利至關重要。
  據瞭解,按照修復標準和要求,農業部主推的耕地治理每畝在500-2000元之間,工業重污染土壤修復費用每畝在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
  據馬銘鋒透露,很多地方政府的專項資金渠道單一,前期制定技術方案的費用較為缺乏。土壤修復行業相關技術標準和項目管理規范尚不健全,治理過程中會經常碰到諸多難題,行業的規范急需出臺相關的技術標準。
  魏麗認為,現在進行的土壤修復解決的是歷史遺留問題,土壤管理還需先摸清“傢底”,抓住源頭,對癥下藥才是根本。“我們不排斥更多的同行,相反我們希望更有責任擔當的企業加入,認真做好每一個項目,不打價格戰,讓行業更加健康發展。”
  原標題:未來可期,土壤修復產業待健康發展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2581.html